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,是时代赋予的命题,更是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抓手。面对国家战略指引与《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》的明确要求,学校精准把握机遇,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提升教学质量与管理效能的核心工程,全面探索以信息化为支撑推动职业院校发展的创新路径。
一、党建引领,机制创新构建信息化工作新格局
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审议、指导全校信息化工作。为了支撑信息化领导小组科学决策,学校各部门明确信息化负责人和信息化管理员,参与学校信息化规划与本部门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,负责业务信息化需求的提出与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,推动信息技术在日常教育教学和师生管理中的应用。
二、基础升级,服务优化打造智慧校园新生态
为提升师生的校园网络使用体验,全面推进全光网建设,优化了网络架构,更显著提升了网络传输效率;通过校企合作模式,将校园网络实现了有线无线全覆盖,校园网主干道带宽由1G大幅升级至10G,网络出口带宽由4.2G拓宽到20G。基于混合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、数据采集和即时评价需求,创新设计混合式教学环境,建设了适合职场化教学的智慧教室和实训场所;同时搭建了多元化教学资源制作环境,为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持,保障了教学资源的质量,提升了线上学习效果。
三、平台筑基,资源赋能打造数字化教学新体系
建成集教学应用、教学辅助、质量保证、资源共享于一体的“云上山科”教与学平台,与智慧教室、一体化教室深度融合,实现资源、评价、课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,推动教育教学改革。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系统,辅助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;基于学校“线上、线下,职场化”教学改革,建设现代职教课程平台、教学管理系统、实验实训室综合管理系统、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、在线考试系统,提升教学资源的应用与管理,培养自主学习能力。
同时,学校大力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,学校主持建立了2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;立项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1门,显著提升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规模与质量,形成了涵盖平台支撑与资源供给的完整数字化教学体系,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四、流程再造,效能提升推动“一站式”服务转型
以“高效、快捷、精准”为事项办理原则,打破部门边界,开发线上业务流程340余项,建成基于钉钉、微信、“云上山科”APP的移动校园服务体系,实现了业务办理“最多跑一次”。
95%以上的职能部门开展了线上业务的办理,累计完成流程审批27万余项,校园一卡通业务全部实现了线上办理,既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办事效率。
五、数据驱动,智慧决策打造“山科智慧大脑”
完善校园数据标准和相关制度,建设山科校本数据中心,为升级传统专业和学校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,实现“决策有依据,管理有效率”,促使学校发展呈螺旋上升态势。
坚持目标导向,按照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基座数据标准要求,明确相关表格对应的业务系统及数据表,通过数据对接、数据交换、RPA机器人数据采集、业务流程填报等方式,完成了数据的对接、采集和治理,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共用。目前学校数据中台已经与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基座实现了100%对接。

六、师资培优,素养提升筑牢信息化应用根基
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根本,通过对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信息化需求的调研,完善了教师信息素养分阶段培训内容,构建了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内容体系,制定了教师信息素养考核标准。根据教师信息素养分阶段培训内容,开发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教程和资源包,定期开展培训。
学校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,有效支撑了内涵发展。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、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、山东省首批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