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煌成就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辉煌成就 >> 辉煌成就1 >> 正文

学校五年发展巡礼(五):党建引领 治理革新 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成果巡礼

发布日期:2025年10月12日 10:20    作者:    来源:    点击:

自第一次党代会以来,学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发展,围绕“一三五十”思路举措,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为建设“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,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”奠定坚实制度基础。

一、统筹谋划发展布局 提升战略引领能力

学校党委举旗定向引领发展,召开党代会,擘画学校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,确立“一三五十”思路举措,提出了“建设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,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”奋斗目标,规划了三步走发展步骤,确定了“特色发展强优势、内涵发展筑高地、协调发展补短板、创新发展增活力、开放发展育新局”五大发展战略和高端人才引育、工匠人才培养等十大工程,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完善党委会、校长办公会、系部党政联席会等议事决策机制,党委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更加成熟定型,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、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,全校上下凝心聚力、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。学校连续五年稳居省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考核A档前列,连续四年位居省属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第一名。

二、优化治理结构体系 夯实规范运行根基

完善学校民主治理模式,健全学校多元治理体系,统筹发挥理事会、学术委员会、教职工代表大会、学生代表大会等治理主体的咨询、协商、议事和监督等作用,形成协同联动机制;通过牵头组建职教集团、共建产业学院、打造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元化办学实践,反向赋能内部治理结构优化,形成了“多主体协同、多元化治理、多要素融合”的良性治理生态。“党委领导、校长负责、专家治学、多元参与、民主监督”内部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。学校连续22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、连续3年保持省级文明校园称号。

三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协同释放治理效能

完善学校治理组织架构,树立质量管理理念,厘清部门工作职责,发布《服务事项清单及工作标准》,优化组织机构治理职能。以学校章程为统领,构建起“章程——校级制度——部门规定——岗位规范”四级治理制度体系。实施规章制度“清冗优化计划”,推动规章制度“废、改、立、释”,形成年度制度汇编。构建以放权赋能、业绩贡献和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人事制度改革体系,统筹推进职称评聘、考核评价、薪酬分配等关键环节改革,形成“职能包干,绩酬融促”绩效分配体系。学校管理科学化、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,管理效能全面增强,2022、2023连续两年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年度考核先进集体。


四、聚焦高效执行落实 强化决策落地实效

构建“牵头部门抓,抓牵头部门”督查工作模式,实行“任务清单式”管理,定期调度重点工作,发布督查简报;落实“分管领导月点评、学校党委季点评”工作推进机制,实施学校党委季度汇报点评,有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地。建立重大项目专班、专题会议、顶格协调等推进机制,成立重大项目工作专班,以“专班指挥、部门联动”工作方式,推动重大项目建设;分管校领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,分析与解决重大项目推进难点和堵点问题,学校党委适时召开工作会议,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重大问题;各部门按职责分工,积极与学校党委进行信息互通和无缝衔接,形成“顶格推进、条块结合、上下联动”的工作格局。

五、完善多元评价机制 树立科学发展导向

学校坚持系统思维、破立并举、守正创新,深入实施多元评价机制改革。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,制定《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》,完善行业企业、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深度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。以推进科学履职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践行教书育人使命、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,从改进结果评价、强化过程评价、探索增值评价、健全综合评价入手,完善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,深化党委对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全面领导,实施学校、教师、学生等评价改革。将评价结果与教师职称评聘、绩效分配、学生综合评价等深度挂钩,真正让评价“指挥棒”变“风向标”。

六、厚植校园文化底蕴 提升文化赋能活力

学校深耕文化建设,实施“文化传承创新工程”,以“精・为”核心文化理念引领育人实践,入选山东高校“三全育人”暨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。“精·为”文化品牌连续两年入选全国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优秀案例集,在全国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,“精益求精 敢为善为”逐步成为山科人的鲜明标识。构建特色育人体系,打造“三课堂”美育格局,建成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,3个项目获全国职业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优秀成果建设项目奖。繁荣校园文化,打造“书香山科”品牌,获评“山东省高校师生阅读活动优秀组织单位”。优化文化环境,加强校园景观与人文环境建设,增设校园石刻、景观小品,建成校史馆、精廉广场等设施,有效涵育师生人文素养,师生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。